新闻通知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淄博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关亲子关系的两个案例

[复制链接]

212

主题

0

好友

67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10:0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孩子学会了偷拿父母的钱,该如何教育?
       一般来说,孩子偷拿父母的钱有两种情况:
       1.孩子内心有很多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可能父母平时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因为孩子不能在父母的帮助下得到内心愿望的实现,她只有用偷偷的方式,自己满足自己。
       2.孩子希望用偷拿钱这种方式引起父母对她的关注,从而赢的父母对她的关爱,她用一种变相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给予她,在平常状态下得不到的关爱。
       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淄博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会的专家建议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内心,多跟孩子谈心,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她的爱,父母会永远和她在一起;
       2.孩子还年幼,不要把孩子的行为强化为“偷”的范畴,让孩子背上道德上的焦虑,从而在内心留下阴影,他会认为我已经不是一个好孩子。
       3.多培孩子玩玩,不要经常责罚孩子,当然你可以告诉孩子什么行为是好,什么行为不好,让孩子得到正面的教育。
       二、老师的一句话为,何竟毁掉了我的前程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则寓言故事:
       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 ———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所以切记:
       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