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淄博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成瘾的评估与诊断

[复制链接]

212

主题

0

好友

67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1:03: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目前对于网络过度使用的诊断与鉴别没有公认的标准。Young认为DSM-IV中病态赌博的诊断标准最接近网络过度使用的病理特征,经过修订,形成网络过度使用诊断问卷。该问卷有8个题项, 如果被试对其中的5个题项给予肯定回答,就被诊断为网络过度使用。这一鉴别量表的优点在于简单实用,但由于是从赌博成瘾的评定标准直接转化而来,而且没有信度、效度及常模等统计指标,因此其科学性值得怀疑。对Young所制问卷的批评促进了网络过度使用测量工具的发展。Davis编制出《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它包含5个因素:安全感,社会化,冲动性,压力应对,孤独-现实,共36 个题项,是一种七级自陈量表。如果被试测出的总分超过100或任一维度上的得分达到或者超过24,则认为网络过度使用。该量表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初步研究表明该量表有较好效度,尚待更加严格的信、效度测定。台湾学者陈淑惠(1999,2000)综合DSM-IV对各种成瘾之诊断标准以及临床案例的观察,遵循传统成瘾症的诊断概念模式,并以侧重其心理层面的原则编制了《中文网络过度使用量表》,该量表包含如下5个因素:强迫性上网行为,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网络过度使用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及健康问题,共26个题项,是一种四级自评量表。总分代表个人网络过度使用的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网络过度使用倾向越高。初步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相对于Young的量表, 陈淑惠的量表具备必要的统计数据,因而作为科学研究的价值更大。大陆学者在研究时较多应用Young的量表,但在应用时一般都经过了修订,以适应国内情况,如林绚晖等对福州大学的调查和王立皓等人对江西某大学的调查均应用了此量表,而且林绚晖在应用的时候分析了其信度,r系数为0.736。另外,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基于自身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旨趣开始尝试自编问卷,如师建国的《网络成瘾自评量表》,欧居湖的《青少年学生网络心理调查问卷》等。
      附:Young根据病理性赌博的诊断,设计了8个题目,如果有五个项目是肯定的,就可以断定个体患有“网络成瘾症”,其前提条件是每天上网超过4个小时,具体题目如下:
       1、你是否着迷于互联网?
       2、为了达到满意你是否感觉需要延长上网时间?
       3、你是否经常不能控制自己上网或停止使用互联网?
       4、停止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你是否感觉烦燥不安?
       5、每次在网上的时间是否比自己打算的要长?
       6、你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或者职业机会是否因为上网而受到影响?
       7、你是否对家庭成员、治疗医生或其他人隐瞒了你对互联网着迷的程度?
       8、你是否把互联网当成了一种逃避问题或释放焦虑、不安情绪的方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