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淄博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淡化孩子的“异常”心理

[复制链接]

52

主题

2

好友

21474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14:14: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淡化孩子的异常心理

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有美丽、纯洁、敏感的心灵。儿童时期的心理烙印常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因此,在育儿方法上要注意扬长避短,淡化孩子与众不同独特的心理。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淡化相貌心理。对于那些长相特别丑或特别美的孩子,家长有时会当着他们的面发表些议论。在被他们提示后,这些相貌异常的孩子对自己的相貌会产生自己与众不同的自卑或自傲异常心理。这种过早的自我浅层表面的关注,是不利于孩子心理全面健康发育的。因此,对于特美、特丑的孩子,家长都应努力去淡化他们的与众不同感
  淡化优势心理。有时,孩子的特长、优势也需适当的淡化。在望子成龙的心理态势中,许多家长对孩子从小表现出来的天资、天份往往是给以充分肯定、赞扬、鼓励和宣传。这种强化孩子异于常人能力的行为,易导致孩子过早地专业化,从而影响心身的全面发展。在孩子的少儿时期,让他们广泛接触、涉足生活与事物的方方面面,广泛汲取知识营养,也是在为将来的专一打下坚实的基础。
  淡化情感心理。别让他们发现自己是家长的心头肉。如今独生子女们的家长大多对孩子有过于关怀的倾向。许多家长尽量满足孩子们提出的一切要求。久而久之,在娇惯中,孩子便有了那种我在父母心目中地位绝对不一般我比其他孩子优越得多的异常心理。这种心理情感往往导致他们任性、不负责和不愿吃苦等表现的发生。
  家长对子女的疼爱,尽可能地深藏一点,含蓄一点,才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淡化一下孩子的独特心理,让他们在平凡中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扎根大众的沃土中枝繁叶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