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关注,什么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判断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其标准大致有一下几个方面:
良好的生活习惯
包括饮食、睡眠、运动、言行等方面。有的幼儿喜欢在入睡时由母亲抚摸,有的偏爱吃某类零食等,这也属于成长过程的正常现象,并非心理疾病。
良好的个性 具有一定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控能力,无怪癖、无恶俗举止,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能保持平和、乐观、谦让、乐于助人等正常人格。 正常的智力 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只要基本符合该年龄阶段的智力发展水平,便属正常,这可从语言、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诸多方面来测定。 正常的心理素质 没有过分畏惧、惊恐、焦虑表现,喜怒哀乐表诸于色,活泼大方、尊重他人,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反之,常常表现出过度恐惧、多动症、强迫症、孤独症、忧郁症以及偏执倾向等,说明孩子的心理素质并非良好。 较强的好奇心和记忆力 尤其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更会显得好奇兴奋、念念不忘,喜欢探索新奇的事物。如果一个孩子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显得漠然冷淡,那么孩子的心理便有问题。 善于与人交往 在交往的过程中能与人平等、友好、和谐地相处,善于交流,不自私、喜欢与他人分享,没有猜忌、嫉妒的心理,能够友善的与周围人相处,不会凌弱欺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