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淄博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7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访者心理咨询问题的形成

[复制链接]

212

主题

0

好友

67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08:29: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每一个来访者都不是对自身心理问题毫无认知的情况下步入咨询室的。他们对自己的问题的性质、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的产生和发展都有自己经验性的认知。
    在临床的实践中可以发现,许多心理问题,尤其是神经症和心境障碍的患者对自身问题的性质认知都存在偏差。偏差体现了来访者对自己问题的期望。如强迫症患者经常会产生的期望是:自己不产生任何想法,永远不再感到焦虑和害怕;抑郁症的患者一般会有生活应该一帆风顺的期望,认为自己的生活中的苦难和挫折太多。
    现以神经症为例来说明。由于过高的期望导致,当神经症患者产生想法的时候会与之纠缠。一般情况下在压力和应激的情境中会产生一些想法是释放压力的手段和压力宣泄的出口。但是一般人认为出现这样的想法是正常的,反正自己又没有采取行动。但是有些人却对自己的想法较为敏感,当出现超出超我检査机制的想法时会感到焦虑不安,认为自己不应该产生这样的想法,并因此而感到自责和内疚。存在的期望是:不应该产生任何对别人产生伤害的想法,想想也不行。结果反而与之纠缠,使想法固定了下来。
所以过高的期望导致了过强的检查机制。过强的检査机制,又使得来访者对自己为了释放压力而产生的想法产生了关注、纠缠并产生继发性获益。结果导致想法被固定了下来。
    当过高的期望无法达到之后,产生挫败感和抑郁情绪,产生过低的期望。认为自己的病无法治愈,自己非常倒霉患上了大多数人都不会患上"怪病"。更有甚者产生活着没有意义、不如一死了之的念头。
    所以内容期望对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顶部